年初制定的集采計劃,如今開始一一落地。
01
多地啟動新集采任務
7月18日,福建省泉州醫保局發布《關于開展一次性使用輸尿管導引鞘、一次性使用陰道擴張器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》(簡稱《通知》)。
根據《通知》,此次信息采集的品種范圍包括一次性使用輸尿管導引鞘(須包含鞘管、擴張器)和一次性使用陰道擴張器,信息維護時間為2025年7月18日08:00至7月29日17:00。
普耗集采是今年福建的重點工作。今年2月福建省醫保局發布《關于印發2025年全省醫療保障工作要點的通知》,提出原則上具備條件地市至少承擔1項普耗全省聯盟集采任務。
根據各地披露的信息,廈門牽頭有創血壓傳感器和宮頸擴張球囊;寧德負責靜脈營養袋和血氧飽和度傳感器;南平采購活檢針和包皮吻合器;漳州是壓力延長管和普通注射器(帶針)。
截至目前,上述多個集采已完成信息維護并發布采購征求意見稿,預計不久將開展正式帶量采購。
今年年初,國內多省接連公布其2025藥品耗材集采計劃,隨著下半年拉開序幕,各類重磅項目迎來加速啟動。
賽柏藍器械制圖(不完全統計)
除了福建地市牽頭的省聯盟普耗集采外,湖南牽頭的高頻電刀類全國聯采也剛于7月16日啟動信息維護;廣西的牽頭開展中醫針具類集采在6月步入信息填報階段,在中國-東盟醫藥區域集采平臺賦能下,該集采的影響范圍或將不僅限于國內。
河南也表態將承接“一省牽頭,全國聯采”的任務。按照國家醫保局部署,2025下半年將在地方層面開展具備專業特色的全國聯盟采購預計達到20個左右,預計還將有其他耗材全國聯采項目即將浮出水面。
安徽除了明確要開展1個批次以上的省級/省聯盟耗材集采外,還將繼續加深設備集采實踐。今年3月安徽發文,計劃2025年采購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均應參加省級集中采購。
02
耗材集采持續創新
降價范圍再延伸
根據中國醫藥報數據,2024年我國醫用耗材集采共開展101項,較2021年的113項、2022年的118項、2023年的116項數量有所下降。
其中,包括國家級2項、省級69項、市級15項、軍隊15項。從采購類別來看,帶量采購項目有68項,占比67.3%;聯盟采購項目有22項,占比21.8%。
雖然數量整體下降,但其圍繞高值耗材的擴圍,以及全國聯采、服務集采等實踐仍讓2024無愧是集采大年,且相關探索在2025年被順利繼承。
例如,江蘇首創醫療服務集采(無創產前基因檢測)已于今年1月1日落地執行,浙江近期官宣將加速跟進。
集采模式創新系近年改革重點之一。7月14日,貴州醫保局發布《關于組織開展貴州省云膠片集中帶量采購的公告》,明確對“立項指南”要求的“數字影像處理和上傳儲存服務”采取“云膠片(醫用耗材)”集中帶量采購,突出集采與醫療服務價格、與服務屬性的高關聯性。
集采中選之外,未中選和非集采耗材也在2025年迎來新的降價手段。
7月18日,北京醫保局發布《關于開展靜脈留置針類、輸液器類、腔鏡切割吻/縫合器類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相關信息維護工作的通知》。按照此前要求,相關耗材在外省有中選價格的需接受調價,否則將在采購平臺被標紅提示。
非集采耗材,即未納入集中帶量采購范圍醫用耗材,目前也將面臨另一種形式的聯合采購。浙江近日發文,將以專科醫院聯合采購、醫療聯合體采購、自愿組成采購聯盟采購等形式對非集采耗材開展組團采購。
從2024年的經驗可見,耗材集采中選規則醫相對溫和,并且針對不同品類特性,集采規則趨向精細化,產品降價沖擊對企業端的影響已逐步減弱。但大規模/創新集采作為市場、行業風向標的意義卻并未轉變,且隨著以價換量的紅利釋放地更為徹底,中選資格仍將是各大企業今年布局中的重要任務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